深入学《指南》 互研促发展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解读线上教研活动纪实
为深入贯彻落实《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精神,2021年6月15日下午13点30分,由南京市教研室教研员刘萍老师主持的《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解读线上专题讲座在南京市中华路幼儿园如期举行。本次活动邀请了建邺区、秦淮区、鼓楼区、玄武区的四位园长、骨干教师从不同角度解读对《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理解和践行,用一个个鲜活、生动、有趣的案例为大家呈现了一场教研盛宴。
南京市学子路幼儿园的陈贻莉园长以《基于儿童立场的幼儿园环境创设》为主题,分享了一所新园在办园之路上关于环境创设的思考与实践。让我们深刻地感受到幼儿园环境创设是每位幼教工作者的必修课。幼儿园环境的教育设计需要树立目标愿景,明确文化主张;需要立足儿童视角,把握环境本质,创设安全的、具有儿童化美感的幼儿园,创设具有游戏化氛围的幼儿园;同时,需要同步课程建设,促进生命成长。环境是课程生发的基础、是课程实施的载体,也是课程结果的显现。
来自南京市中华路幼儿园的孙婷老师,围绕《让幼儿与材料对话 ——从三个小案例谈大班数学区域活动中材料的提供》主题与大家进行了分享与交流。在案例中,我们能看见教师追随幼儿的兴趣,重视幼儿的真实问题,有针对性地提供丰富、可操作的材料,引发和支持幼儿主动与材料互动,促使幼儿能自发地运用多种感官、多种方式进行探索,主动地丰富、积累、运用粗浅的数学经验……充分展现了教师是幼儿学习与发展的引导者、支持者、合作者。
紧接着,南京市鼓楼一中心幼儿园的罗燕园长围绕其幼儿园开展的“行走课程”向大家进行了题为《自然•生活•生长•亲历——幼儿园行走课程的实践研究》的课程介绍。通过罗燕园长的介绍,让我们体味到幼儿园行走课程是自然、生活、亲历、生长的课程,支持幼儿用脚步丈量世界,走出教室,走向自然、走向社会,在真实的生活情境中探索和学习,获得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为将来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最后和我们进行分享的是南京市市级机关第一幼儿园的楼瑞芳老师。楼老师紧紧围绕《3-6岁儿童发展指南》中健康领域的发展目标,为大家进行了《幼儿情绪管理支持性活动的探索与实践》专题介绍。她从对幼儿情绪管理、及教师支持性行为的解读,到运用绘画、音乐、游戏、绘本等多种形式开展幼儿情绪管理支持性活动的经验分享,引导老师们重视积极情绪情感的培养。
在每轮介绍间隙,刘萍老师都会结合《指南》精神进行针对性的点评和引领。从园所课程的建设到区域游戏案例的剖析,从外部环境的创设到个别幼儿的情绪管理,每个讲座多角度地呈现了园长、老师们善于从儿童经验出发,站在儿童立场,脚踏实地地贯彻、落实《纲要》、《指南》精神,注重夯实专业内力,提升教育质量,为幼教的优质均衡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撑。同时刘老师也引领线上听讲座的老师们理思路、明要点,感受《指南》精神在各个园所中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各区的教研员们精心组织本区园长老师们线上学习,很多幼儿园还组织老师们集体学习,活动中每位老师认真倾听,详细记录学习内容,体现出幼教老师们对专业发展和实践探索的渴求。
罗素的“品格教育”中提到: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培养活力、勇敢、敏感和智慧的人,相信在《指南》的引领下,通过老师们的探索实践,我们的孩子也会拥有这些美好品质。“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我们将继续在探索的路上不断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