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实课标要求 探索教材教法——南京市高中历史教研活动在南师附中举办
2019年9月19日,南师附中的校园内秋意已近,来自南京市各个区域的高中历史老师们纷纷起了个早,参加本学期的第一次市高中历史教研活动。本次活动分为高一、高二和高三,共三个年级会场,主要由公开课、交流反馈、研修点评和专家讲座等环节组成,并由南京市教研室历史教研员、特级教师袁廷虎老师主持。
在高一活动会场上,南师附中高一历史组的张倩老师和卢元伟老师分别就《第7课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与《第8课 美国联邦政府的建立》进行公开课活动。两位老师通过对于历史过程与标志性历史事件的讲解,向在座的老师们展现出了新课标要求下如何利用旧教材的一系列尝试与努力。而在点评环节,点评的周立新老师、吕劲蓓老师、张广明老师和李炜老师也纷纷肯定这两节课程在符合学情的基础上,对提升学生学科核心素养进行了有效的课程设计,而课堂中的良性的师生互动环节也展现了教学该有的积极面貌。

张倩老师进行授课

而在高二活动会场上,南师附中高二历史组的左昌飞老师首先用妙趣横生的文人轶事展开了《第15课 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的讲授,并在课程中引用丰富的史料,展现了具体而微的历史情境,让观者领会到本课的要点所在。而在高二历史组的徐聪颖老师的《第14课 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的课堂上,我们沿着近代中国的“新旧”交织的路径,一同进入到了思想史上新陈代谢的现场。在课后的点评时间,杜娟老师、孙凯老师、刘建民老师和陈红老师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就必修二课程的授课难点,指出两位老师的公开课很好地顾及了教学中的重难点,并且也赋予课堂以趣味,牢牢地抓住学生的注意力。随后,宁海中学的陈红老师就《新课标背景下历史选修班教学策略》这一话题进行专题演讲。讲座中,陈红老师特别强调我们要把握住高考新方案的利好消息,有调整地应对新选课局面下的历史教育。

左昌飞老师进行授课

徐聪颖老师进行授课

陈红老师进行专题讲座
不同于高一和高二的新课教授,南师附中高三历史组更多希望与同行们交流在复习阶段进一步提升的技巧和手段。在朱广军老师的复习课《第14课 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上,我们看到了对外开放政策从产生到落地开花的系统梳理。而在《必修二中国史复习教学问题反思》的讲座上,陶建萍老师的围绕自己在一线教学经历中的所思所得,就知识与能力的关系和高考的切实要求,利用高考试题及其知识背景重现其在课堂上发挥学生主动的过程与反思。孙进老师在点评中进一步强调高三教学必须讲练结合,针对考情、学情进行适度训练,追求历史教学的务实性。在最后的摸底检测反思环节,十二中的胡斌老师就《2020届高三历史期初调研题分析及教学策略》这一讲座,有针对性地从初调所反映出来的各项问题为大家排疑解惑。胡斌老师特别强调只有在了解学情和考情的前提下,才有的放矢地进行提升。

朱广军老师进行授课

陶建萍老师进行讲座

胡斌老师进行摸底检测反思的讲座
最后,南京市历史教研员袁廷虎老师特别就高一年级的历史教育的新需要,进行了别开生面的讲座——《2019级(高一)历史学科教学建议》。讲座中,袁廷虎老师特别讲到在新局面下,高中历史学科迎来了“新的春天”,但对于高考方案和课标的新调整,诸位教师亟需进行关于课标的研读,深化课堂教学设计,而不能习惯于旧课标的“三维目标”,忽视“核心素养要求”在授课过程中的渗透。在收获袁廷虎老师精彩的讲授与提点后,与会教师纷纷报以热烈的掌声,本次南京市高中历史教研活动就此圆满落幕。感谢为本次活动提供后勤服务的南师附中的纪凤老师、周武老师、傅平老师和孔祥伟老师,期待下一次充实而精彩的教研活动。

袁廷虎老师进行专题讲座发言